发表时间: 2023-02-18 10:03:15
作者: 福州乐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
水果店高声放音乐直至深夜,美容美发店揽客吵得人无法入睡……近日,无锡日报“党报热线”栏目接到多起关于噪声污染的投诉。记者从“12345”市政府公共服务热线获悉,今年以来已接到与噪声扰民相关投诉1万余起。噪声污染界定难、执法难,是市民群众的一块心病,也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难点。
投诉高音喇叭扰民,市民多次交涉未果
家住锡山区桑达园的居民窦先生向本报反映,小区旁边柏庄路上有家水果店,从早上营业开始,到晚上11点歇业,一直在放节奏感很强的音乐。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去年我曾经到水果店里和他们交涉,他们就换了一个轻柔的音乐,可很快又恢复了老样子。前几天,我再到店里去交涉,没想到店里的伙计非但不理我,还故意把音量开大点。”窦先生无奈地对记者说。
无独有偶,家住玉兰西花园市民陈先生也向本报反映,滨湖区观顺道上有一家名为“华光国际”的美容美发店,每天晚上大声播放音乐,使得住在一路之隔的陈先生一家不堪其扰。“晚上9点以前声音还不算特别响,一到晚上9点,他们就把音量放到***,吸引路人。我们家小孩刚好每晚九点要睡觉了,实在太吵。”忍无可忍之下,陈先生多次拨打110,坚持要求出警。后来等民警跟店主进行交涉后,高音喇叭的音量才总算降了下来。陈先生说:“大晚上的我除了报警还能上哪里去找人给我处理啊?就算我白天找了其他部门的人来,也抓不到他们晚上大声放音乐的证据啊!”
商店播放音乐揽客,小贩用喇叭高声叫卖,市民跳广场舞、在广场上唱歌……“12345”市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的统计数据显示,高音喇叭扰民在噪声扰民的投诉中占比较高,今年以来已接到1000多起此类投诉。
困局界定难取证难,多头管理效果不佳
市民拨打投诉热线反映噪声扰民,通常可以暂时解决问题,但不久后又会故态复萌,投诉与整治周而复始。记者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后发现,虽然在法律层面,规定了环保部门的监管之责,但实际上又实行“管行业必管噪声”。
《无锡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环保部门具体负责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以及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城管部门具体负责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而产生的噪声,以及在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在服务加工活动中而产生的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公安部门具体负责机动车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但有些噪声污染难以界定是谁管,结果谁也不想管,谁也管不了。
由于噪声污染有瞬时性、分散性等特点,取证难也成了摆在执法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例如投诉较多的工地夜间施工问题,施工方经常“打游击”,执法人员一来就停工,走后再复工,抓不到现行,固定不了证据就很难进行处罚。《无锡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只明确了管理权,但没有明确处罚细则,执法人员有法难依。执法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等到现场后大多只能劝说和告诫。